解放初期,《文汇报》在一片欢呼声中复刊,但随后便陷入了生存困境。报社同仁虽左冲右突,采取种种措施,但终不能够摆脱困境,最后只能公私合营。报纸复刊初期,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采访和获得新闻途径上受到局限;二、言论难以执笔;三、读者对象游移;四、办报思想不适应形势;五、经营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以上困难是民营报刊在解放初期普遍面临的,但不同的是,报纸自身的反应,在困境中,文汇报人不断探索出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收缩读者对象,调整办报方针并进行实质性的改版;二、报社组织框架垂直化,以适应“党报范式”要求,经历了由总主笔负责制到设立社外编委再到社长负责制的变迁过程;三、展开“救报运动”等,但这些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最后报纸只能私营公助并进而公私合营。这样在解放前著名的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民营报刊便逐渐转变为以教师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公私合营实质上是公营报刊。从报纸生存的角度而言,比如报纸发行数上升、报社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得到改善、设备机器得以更新等,报纸的确脱离了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对解放初期《文汇报》的经历的梳理,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民营报纸在变化的传播环境下,任何探索都不能从根本上挽救报纸,唯有公私合营,而其实质便是报纸范式的转换,即从专业报或称同人报范式转为党报范式。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b2475739b6d3a9161faa36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