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大豆异黄酮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退化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退化作用。方法:选择70只ICR雌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内膜异位组,10只小鼠只经过假手术作为对照组(A组),60只小鼠采用自体腹壁下移植的方法,制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动物模型,同时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0.5μg/kg,每3天1次共3周。3周后处死20只小鼠,检测移植物体积和病理学检查。剩余的小鼠随机分为B组(模型组,n=10),大豆异黄酮组分为C组(低剂量组,n=10,0.5mg/kg)、D组(中剂量,5mg/kg,n=10)和E组(高剂量组,50mg/kg,n=10)。大豆异黄酮组用三个不同剂量1次/日,皮下注射,共12周,A和B组用芝麻油0.05ml/1次/日,共12周。第12周末,全部实验动物眼球采血后处死,检测异位病灶体积后做病理检查,采用ELL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a(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含量。结果本实验小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的形成率为73.3%。C组治疗前、后移植物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D组(137.68±20.71 mm3、88.92±7.46 mm3)和E组(131.47±19.83 mm3、36.91±4.46 mm3)治疗前、后移植物体积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B组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A组(29.54±6.02 pg/ml、12.92±3.23 pg/ml)(P<0.05),C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组(103.94±11.33 pg/ml、32.93±4.04 pg/ml)与E组(57.53±8.50 pg/ml、19.33±1.63 pg/ml)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149.38±9.26 pg/ml、45.33±2.44 pg/ml)(P<0.05)。12周后大豆异黄酮C、D和E各组的小鼠移植物体积、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采用人工动情法及17β-雌二醇诱导法建立小鼠腹部皮下子宫内膜异位模型方法简便,是研究EMs较理想的动物模型。大豆异黄酮对小鼠内膜异位移植物有明显的退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大豆异黄酮抑制雌激素受体的活性,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有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模型建立
  • 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 2.4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2.5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治疗前、后移植物肉眼观察
  • 3.2 治疗组移植物组织学观察
  • 3.3 各组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的比较
  • 3.4 移植物体积与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的相关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b5f9e94a9bb7cf71287d46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