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在对城市社会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农民工的择偶意向和行为随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以甘肃L村外出打工青年农民工的个案研究为例,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结合文献整理、结构式和无结构式的个案访谈法,基于二元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的大背景描述并分析了他们的择偶意向和行为,以及他们在择偶问题上遇到的困惑。认为外出务工在给农民工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农民工在择偶方式上显示出了更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择偶标准上更加注重个人素质和经济能力。城市体验和流动经历及其与农村社会的强大反差对农民工的影响是深刻的,择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虽然感情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经济地位、身份因素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由于城乡观念之间以及生活方式之间的巨大差别,同时也由于城市对农村的偏见存在,以及农民工流动期间的交往圈子狭小,所以流动带给他们的择偶机会、选择的余地是很小的。从实质上来说,农民工的择偶意向和行为是由其“双重边缘人”的身份所限定的,换句话说,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影响和决定了他们的择偶意向和行为。吉登斯曾经论述过,现代性的影响不仅仅发生在经济、政治等公共领域,它也给私人生活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现代性通常与先进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已经成为当下具有霸权力量的话语,在外务工的青年农民工也被代表现代性的自由恋爱模式深深地吸引,但是事实上他们在择偶方面遇到的问题是复杂的,他们正处在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断裂之中。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b83edda495d60730e39b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