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夺目的一页。在这个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强大时代,仕女画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唐、盛唐到安氏之乱以后、中晚唐。在这近三百年的历史时期中,涌现出了浩如繁星的仕女画家和不胜枚举的传世佳作,为我们现在的人物画学习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形式和学习资料。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公元前6至前5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种蕴涵着极深智慧的哲学思想,它对宇宙人生的洞悉、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都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大致在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入了中国,这种哲学思想经历了汉代、魏晋南北朝、隋代,到唐代的时候已经逐渐和中国本土的道家、儒家思想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汉化、世俗化的佛教艺术审美。周昉,生活在中晚唐的著名画家,擅画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而以仕女画最为突出。《簪花仕女图》是其代表作之一,他的画风出色地反映出了当时的时代审美和哲理思考。由他创造的“水月观音”的形象,成为这一时代宗教绘画世俗化的代表,被世人称为“周家样”。每一个画家的作品,每一个种类的艺术形式,每一个民族的艺术,其背后必然蕴藏着这个民族、这个艺术种类和这个画家所特有的艺术审美,这种审美贯穿于整个艺术活动中,并与艺术的创造相互支持相互援助。本文就是要通过分析《簪花仕女图》这一画作,从而探寻出佛教艺术审美对唐代仕女画的影响。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b846c379cb18af694ac18c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