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让时空—中国书法中“担夫争道”的形态特征与思想内涵
论文摘要
中国书法理论,是意象描述的“海洋”。在“书肇自然”的文化体系中,古人通常从总体上展开具象化的接近联想或类比联想来把握书法的美。“公主与担夫争道”的描述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是外在发生对书法创作的思维启迪。担夫争道的意象包涵公主与担夫双方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并映射出书法结字的揖让呼应、铺毫运笔的轻重缓急、视觉美感的力与势纠结和多层次的时空规律。本文从分析担夫争道意象出发,概括出担夫争道的形态、空间特征,并系统论述宏观社会文化背景下担夫争道的书法美学涵义,最终阐释“揖让”秩序的时空关联以及书法---雕塑共通的“建构性”。
论文目录
摘要Summary引言一、 公主与担夫争道1、 担夫与公主并置的可能性2、 表情化的担夫争道意象3、 “争”的时空意味二、 “担夫争道”的书法美学梳理1、 时间意蕴2、 速度节奏3、 书法的力4、 力与势的关系5、 结体的变化三、 “担夫争道”的时空建构1、 化平稳为动势2、 朝揖呼应3、 计白当黑4、 乘势而出和蓄力待发5、 小结四、 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担夫争道”1、 揖让的自然观2、 揖让与社会文化结构3、 揖让与唐代思想五、 结语致谢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文献
- [1].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从“担夫争道”看书法中的关系哲学[J]. 中国书法 2018(24)
- [2].砚边随想[J]. 中华文化画报 2013(07)
- [3].临帖指要[J]. 中国书法 2014(08)
- [4].“听”出来的书法[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08(05)
- [5].我习书画的一点体会[J]. 东方艺术 2008(S2)
- [6].观象以心 寄情于书[J]. 中国书法 2011(12)
- [7].张旭悟笔因缘考辨[J]. 文艺研究 2014(09)
- [8].学养与书画[J]. 书法 2019(05)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bda1aeee8b6a266d8e1c1e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