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论清代绥远地区的厅

论文摘要

厅作为清代地方行政机构之一,是清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独创,是一种“量地置员,因事而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厅主要设置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建置地区或其他不宜设州县的特殊地区。清代绥远地区的厅在绥远地区甚至整个蒙古地区的地方设置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它是清政府在绥远地区的一种过渡性地方建置,它的设置、沿革的过程,可视为汉族人民开发边疆地区的缩影。对于绥远地区12厅的研究,将对深刻认识清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结合绥远地区不同时期社会形势的变化,阐明各厅的设置、沿革过程;说明其机构的设置、官吏选派及管理情况;探究其在绥远地区的设置原因、过程;较全面地呈现12厅当时的经济、社会、教育、人口状况,分析设置厅后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有助于更好的认识绥远地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厅在绥远地区设置
  • (一) 厅设置的原因
  • 1、放垦
  • 2、汉族移民增加
  • 3、边疆危机加深
  • (二) 厅设置的过程
  • 1、雍正时期——初创
  • 2、乾隆时期——逐步完善
  • 3、光绪时期——最终形成
  • (三) 厅城及厅署
  • 1、厅城
  • 2、厅署
  • 二、绥远地区厅的沿革、官吏职能及其新机构设立
  • (一) 清代绥远地区12厅的设置沿革
  • (二) 厅的官吏及其职能
  • 1、主官
  • 2、辅官
  • 3、各级官吏的待遇
  • 4、官吏的选派及管理情况
  • (三) 新机构的设置
  • 三、绥远地区厅的经济、社会、教育状况
  • (一) 经济、社会状况
  • (二) 人口状况
  • (三) 文化教育状况
  • 四、设厅的影响及意义
  • (一) 进步影响
  • 1、政治上步入近代化
  • 2、促进蒙汉交流,打破蒙汉隔绝
  • 3、清朝中央的控制加强,逐步剥夺蒙古族自主权利
  • (二) 消极影响
  • 1、大量开垦造成生态环境危机
  • 2、盟旗制度与厅的权力冲突
  • 3、对汉族移民剥削加深,激化民族矛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c16c9cbae7dcbb716e05f6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