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矿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文摘要

吕家坨矿自投产以来,地面35KV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一直保持在上世纪70年代投产时的水平,已不能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对供电系统的基本要求,其二次设备的改造已势在必行。这次吕家坨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改造采用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技术,将陈旧的电磁式保护全部更新为微机保护,提高了保护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稳定性,把原来仅有单一保护功能的继电器改造成了集保护、测量、控制和通信于一体的保护测控装置;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技术中采用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配置了功能强大的监控系统软件,实现了变电站的“四遥”功能,同时引进了先进的WEB发布技术和无线监管系统技术,实现了变电站运行信息的局域网信息共享和无线移动智能手机上的随时随地的查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状况
  • 1.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的现状分析
  • 1.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 1.2.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电磁继电器保护的比较
  • 1.2.5 吕家坨矿变电站现状和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课题来源及内容提要
  • 2 吕家坨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设计研究
  • 2.1 吕家坨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构想
  • 2.2 变电站微机保护的改造设计
  • 2.3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改造设计
  • 2.3.1 数据采集功能
  • 2.3.2 安全监视功能
  • 2.3.3 数据处理功能
  • 2.3.4 报警处理功能
  • 2.3.5 控制操作功能
  • 2.3.6 运行记录功能
  • 2.3.7 人机联系(MMI)
  • 2.3.8 报表及打印
  • 2.3.9 局域网 WEB 浏览功能
  • 2.4 变电站无线监管系统的改造设计
  • 2.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抗干扰措施
  • 3 吕家坨矿微机保护系统改造研究
  • 3.1 变压器差动主保护原理
  • 3.1.1 变压器差动速断保护
  • 3.1.2 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原理
  • 3.1.3 CT 断线检测
  • 3.1.4 非电量保护.
  • 3.2 变压器后备保护原理
  • 3.2.1 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 3.2.2 变压器过负荷保护
  • 3.2.3 变压器零序保护
  • 3.2.4 PT 断线检测
  • 3.3 馈线保护的原理
  • 3.3.1 相间电流保护
  • 3.3.2 零序电流保护
  • 3.4 电容器保护的原理
  • 3.4.1 两段电流保护
  • 3.4.2 两段零序电流保护
  • 3.4.3 低电压保护
  • 3.4.4 过电压保护
  • 4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改造研究
  • 4.1 监控系统概述
  • 4.1.1 通信接口及规约
  • 4.1.2 数据库技术
  • 4.1.3 图形显示技术
  • 4.1.4 报表技术
  • 4.2 WEB 发布技术
  • 5 变电站无线监管系统的的改造研究
  • 5.1 变电站无线监管系统概述
  • 5.2 变电站无线监管系统的技术原理
  • 6 全矿供电网络自动化未来展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c5a4286d5025d6c8bf75b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