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慢性肝炎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全世界约有3.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我国占其中的1/3左右,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90例HBV DNA阳性(>5×102copies/ml)、HBeAg阳性,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异常,并用干扰素或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对不同型别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服用拉米夫定或干扰素治疗6个月后的HBV DNA、HBeAg、ALT的变化进行分析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的特点,优势基因型;不同的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反应关系,以指导临床对疾病的判断和临床用药。方法:本实验通过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荧光PCR对90例HBV DNA>5×102copies/ml、HBeAg阳性、ALT异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分型;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服用拉米夫定或干扰素治疗6个月后的HBV DNA、HBeAg、ALT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90例HBV DNA阳性(>5×102copies/ml)、HBeAg阳性及ALT异常患者,基因型分别检出:B型有33例(占36.6%)、C型有48例(占53.3%)、BC混合型有8例(占8.9%)和非B非C型有1例(占1.1%)。HBV B型患者服用干扰素6个月后的HBV DNA阴转率(HBV DNA〈5×102copies/ml)为73.9%、HBeAg转换率为78.3%及ALT复常率为73.7%;拉米夫定治疗B基因型6个月后HBV感染者HBV DNA阴转率(HBV DNA〈5×102copies/ml)为30.0%、HBeAg血清转换率为40.0%和ALT复常率为70.0%;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治疗HBV B型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治疗HBV B型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C型患者服用拉米夫定6个月后HBVDNA阴转率(HBV DNA〈5×102copies/ml)为89.5%、HBeAg转换率为84.2%、ALT复常率为92.1%;干扰素治疗C基因型HBV感染者6个月后HBV DNA阴转率(HBV DNA〈5×102copies/ml)30.0%、HBeAg阴转率为40.0%、ALT复常率为50.0% ;拉米夫定和干扰素治疗HBV C型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A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90例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干扰素治疗HBV B基因型优于HBV C基因型。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基因型好于B基因型。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c698d36d930656499b31b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