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盆腔器官脱垂相关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 POP)发病人群的特点,评估POP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与子宫脱垂的关系。方法:对1995年1月~2010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27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绝经情况、孕次、产次、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和产钳助产)、慢性咳嗽、便秘、既往脱垂手术史、高血压、糖尿病等。所有对象被分为两组:将147例II、III度子宫脱垂患者设为实验组,单纯阴道壁膨出及I度子宫脱垂患者12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1. 60~69岁为手术高峰年龄,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占45.3%;绝经后患者占大部分比例,为71.9%;所有患者除5例无生育史、2例仅剖宫产史外,其余均有阴道分娩史。所有患者的子宫脱垂程度呈钟形曲线分布,大多数患者为I或II度脱垂。2.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有年龄(≥60岁)、绝经状态、孕次、产次、阴道分娩次数、便秘、高血压(均有P<0.05);产钳助产、慢性咳嗽、糖尿病、既往脱垂手术史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均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年龄(≥60岁)、阴道分娩次数、便秘为子宫脱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OP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其病因错综复杂,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病。衰老(年龄≥60岁)、阴道分娩及便秘为子宫脱垂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我们在预防POP的过程中,控制产次及改善便秘症状可能成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ca96517ae634c6188add3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