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文艺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从五四前后的孕育、萌芽到旅俄期间及回国后的形成、发展和1931年重返文学园地后的成熟、定型等几个阶段,其内蕴十分丰富,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文艺社会学方法论、阶级论的本质属性、大众化的价值取向、言文一致的创作语言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等几方面。瞿秋白文艺思想特色鲜明,主要表现为开创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他率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较为系统地去认识和解释文艺问题,并初步构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文艺思想史的新时代,历史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艺学的建构与文学事业的发展,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作出重大历史贡献。同时,瞿秋白文艺思想也存在明显的历史缺陷与理论失误。深入研究瞿秋白文艺思想,对于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和当前文艺创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前言第一章 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发生与发展第一节 孕育、萌芽阶段第二节 形成、发展阶段第三节 成熟、定型阶段第二章 瞿秋白文艺思想的核心要素第一节 文艺社会学方法论第二节 阶级论的本质属性第三节 大众化的价值取向第四节 言文一致的创作语言第五节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第三章 瞿秋白文艺思想的特征与历史地位第一节 基本特征概括1. 敢为天下先的开创性2. 带有鲜明政治诉求的阶级性3. 着眼中国文艺现状的实践性第二节 历史地位与作用1. 中国现代文艺学建构视野下的瞿秋白文艺思想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3. 中国革命文艺理论的主要奠基人4. 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提供了准备第四章 瞿秋白文艺思想的不足及当代启示意义第一节 理论缺陷与失误1. “阶级”语义的泛化2. “政治”决定论3. “左”的色彩第二节 当代启示意义1. 走出“政治化”、“工具论”的误区2. 要兼顾“社会性”和“个性化”3. 倡导“大众化”,反对“低俗化”4. 努力构建当代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结语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cd736b7a0c17ca3b27e6bf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