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全新的计量属性,自诞生伊始就备受关注,并始终是国际会计前沿中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会计计量属性的立场上都正在由传统的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转变,但纵观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推行过程,二者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反复,我国亦是如此。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计量中对公允价值的重新采用无疑是新会计准则体系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然而就目前而言,将公允价值引入会计准则,其运用效果究竟如何亟待实践检验。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如何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指导和评价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的应用,是本文研究的动机所在。本文首先回顾了公允价值的历史沿革,并对美国会计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的规范予以梳理;随后简要回顾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几经反复的推行过程;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一系列案例研究,分析了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公允价值的应用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上得到了广泛体现。通过对多家上市公司的分析,笔者发现,由于我国公允价值理论研究上的不足以及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环境及条件上的不完善,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实务运用上至少在限售股权、金融资产的分类、市场报价的公允性、交叉持股这四个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此外,公允价值的运用也对企业管理层的绩效评价提出了新的挑战。最后,本文在结合我国现有制度和市场背景的基础上,就我国如何更好地应用公允价值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以期对公允价值的应用研究有所助益。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d2df8fa4ac8a1627b8440c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