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海纳百川 和而不同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论文摘要

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全球化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世界公民,在多元文化碰撞的社会中,是否有具跨文化的交往、交流能力,意义重大。本文在明确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以及跨文化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与现实,分析了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性。特别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从建立学生的知识体系、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发展学生的文化能力、解决实践中的文化问题等方面,着重研究了实施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跨文化教学中需要克服的极端民族主义、全盘西化、霸权主义等文化倾向及其危害,思考了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培养在知识视野、教育理念、教学能力、人格素养等方面给教师带来的挑战和要求,以期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引言
  • 第一章 与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培养相关的概念
  •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 一、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中外历史发展的重要启示
  • 二、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当今世界和谐发展的需要
  • 四、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实施
  • 一、建立扎实而宽厚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是基础
  • 二、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提高人文素养是关键
  • 三、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反思能力的形成是核心
  • 四、联系生活和实践、有效解决跨文化问题是目的
  •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培养要注意克服的若干倾向
  • 一、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培养要注意克服文化上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
  • 二、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培养要注意克服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倾向
  • 三、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培养要注意克服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倾向
  •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学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培养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 一、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开阔多元的知识视野
  • 二、要有现代意识、现代教育理念和持续学习动力
  • 三、要有对文化的反思习惯、批判精神和整合能力
  • 四、要有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格素养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d636a408bf701fcf748d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