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城与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的上海

论文摘要

当人类进入城市化时期,城市逐渐成为文学中被关注的主题。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最早、最发达的城市,成为一再被书写的城市。面对同一个上海,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态度和关注的焦点,从而塑造出上海的不同文学形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现代上海都市现代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文人进行关于上海的文学创作。以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文学和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通过对都市上海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活风貌、文化景观、都市人文心态、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摹写,以此构成“文学中的城市”中关于上海形象的塑造。论文分别分析三个不同的上海形象塑造。第一章讨论新感觉派作品中的作为欲望的城市的上海形象。新感觉派作家力图通过上海在物质文化上趋近欧美的国际风格,来表现上海在消费性层面的世界性意义。第二章、第三章主要论述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家对上海形象的建构。从经济、政治层面来表现上海充分资本主义化的特质,以及它作为一个殖民地化的城市所引发的关于“革命”城市的想象。结语部分指出文学中上海形象复杂多样化的原因,上海文化的多元与开放的特性决定了上海叙述的多元性,上海是说不尽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欲望的城市——新感觉派笔下的上海
  • 第一节 异域化的城市空间
  • 第二节 都市物质文明与欲望消费
  • 第三节“摩登女郎”形象
  • 第二章 “红色”的城市——“左翼”作家笔下的上海
  • 第一节 城市中的革命斗争
  • 第二节 城市对乡村的“革命”
  • 第三节 时代女性形象
  • 第三章 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茅盾笔下的上海
  • 第一节 茅盾文学创作中的经济视角
  • 第二节 工商业化的城市图景
  • 第三节 民族资本家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d6d1c9bc491bdb619b7626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