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器艺术研究 ——略论清宫廷珐琅器艺术之美学特征
论文摘要
“珐琅”—又称“佛郎”、“发蓝”。是覆盖于金属制品表面的一种玻璃质材料。早出现于东罗马帝国的佛区,故人们将此地的音译称呼这一工艺。珐琅器于12世纪从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工艺技法在元后期传入我国。按我国的传统,根据制作方法大致可分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画珐琅等;根据胎地种类,珐琅器一般可分金胎珐琅、铜胎珐琅、瓷胎珐琅、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等。涂饰在金属器物外表的称为“珐琅釉”。珐琅器在中国清代时期,因为皇帝的特别喜爱而发展最为兴盛。尤其是在康雍乾三朝,珐琅不仅是紫禁城各大宫殿上重要的陈设器,也是内延于庆典餐宴中唯独皇帝才能御用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少数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珐琅彩全部在皇宫内烧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代表了中国古瓷的最高峰,被称为“彩瓷皇后”其艺术价值之高,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史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正文1、 珐琅器的传入及各时期的发展,名称的由来1.1 传入:珐琅器于12 世纪从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珐琅工艺技法则在元人后期传入我国1.1.1 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蒙元时期传入)1.1.2 欧洲的画珐琅工艺(清康熙年间始传入) 2.发展时期:康、雍、乾三朝得以发展2.1 康、雍、乾三朝2.1.1 康熙时期2.1.2 雍正时期2.1.3 乾隆时期2.2 清末至今的兴衰再起3. 珐琅器的制作工艺3.1 根据制作方法划分3.1.1 掐丝珐琅器/景泰蓝3.1.2 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3.1.3 画珐琅器3.2 根据胎地划分3.2.1 金胎珐琅3.2.2 铜胎珐琅3.2.3 瓷胎珐琅、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4. 清宫廷珐琅器各时期的的造型艺术特点,色彩艺术的运用4.1 康熙时期4.2 雍正时期4.3 乾隆时期5. 珐琅器的鉴定辨别5.1 特征5.2 款识5.3 胎骨和型制5.4 看铜胎5.5 纹饰图案5.6 珐琅釉料5.7 看包浆6. 珐琅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美学中的特殊地位6.1 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特殊体现6.1.1 工艺美术的功能价值6.1.2 工艺美术的历史形态6.1.3 工艺美术的生产方式6.1.4 工艺美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社会层次6.1.5 工艺美术材料6.2 在美学特征中的完美体现6.2.1 和谐性6.2.2 象征性6.2.3 天趣性6.2.4 工巧性7. 珐琅艺术的研究现状8. 珐琅艺术研究的现实意义注释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d8169165ecf452c389f908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