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KD后处理的LDPC误码协商算法研究及硬件实现
论文摘要
量子计算的兴起给经典密码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观点上认为安全的加密算法在面对量子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时显得不堪一击,而被证明绝对安全的一次一密加密算法又由于其对密钥分发的高要求而长期无用武之地。直到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系统的出现并成功解决了密钥分发的难题,绝对安全的加密才成为可能。后处理作为QKD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误码协商环节一直是其主要性能瓶颈。理论研究表明,LDPC误码协商算法具有协商效率高、纠错效果好、交互次数少等优点,但其较高的实现复杂度使得若采用软件实现很难达到较高的处理速率,只能采用硬件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LDPC误码协商算法的相关理论,给出了协商算法的具体流程并从理论上确定了信息泄露量;然后通过编写的仿真软件确定了硬件设计参数,并在FPGA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该算法;最后进行了详尽的功能及性能测试,通过与其他实现的横向比较,表明了其性能的优越性,这对于推动高速QKD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经典密码学面临的问题1.1.2 QKD的理论基础及意义1.1.3 QKD后处理的流程简介1.2 误码协商算法的研究现状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2章 LDPC误码协商算法的理论基础2.1 LDPC码简介2.2 LDPC编译码算法2.2.1 LDPC编码算法2.2.2 信息传递算法2.2.3 置信传播算法2.2.4 最小和算法2.2.5 归一化最小和算法2.3 IEEE 802.16e的LDPC码2.4 LDPC误码协商算法2.5 暴露信息量的确定2.6 本章小结第3章 误码协商算法的硬件设计及实现3.1 硬件设计参数确定3.1.1 校验矩阵的确定3.1.2 扩展子的确定3.1.3 归一化因子的确定3.1.4 量化方案的确定3.1.5 最大迭代次数的确定3.2 Alice端编码模块设计3.2.1 矩阵乘法优化3.2.2 校正子生成算法3.2.3 存储单元设计3.2.4 状态机控制3.3 Bob端译码模块设计3.3.1 译码器结构选择3.3.2 存储单元设计3.3.3 状态机控制3.3.4 流水线设计3.3.5 校验节点处理单元3.3.6 变量节点处理单元3.4 本章小结第4章 误码协商模块的测试与分析4.1 功能测试4.1.1 交互信息读写测试4.1.2 校验节点功能模块测试4.1.3 变量节点功能模块测试4.1.4 校正子生成模块测试4.1.5 译码模块各信号测试4.2 性能测试4.2.1 性能指标测试4.2.2 协商效率测试4.2.3 资源消耗4.3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dfd0779d61409f1ee6d13b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