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民族杂居区民族学校与非民族学校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由于民族分布和构成不同,民族杂居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具有不同于民族聚居区的特点。同样,民族杂居区教育与民族聚居区教育相比,在发展水平、教育体制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在研究民族杂居区教育时,不可将研究民族聚居区教育的方法和理念套用于民族杂居区教育的研究中。贵州省从江县是众多民族杂居区中的一个比较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区,其境内现存的两种类型的学校——民族学校和非民族学校在学制、教师民族构成、学生民族构成、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校园文化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民族间的不断交流与融合,使得民族杂居区的生产、生活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反映到学校教育中,便出现了民族学校与非民族学校在办学模式上的相似性。因此,在民族杂居区办教育不应该只注重各民族的单一民族性,一味强调民族特色,而应从整体上认识该地区的特征,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地域性特征,做到因地制宜,使教育适应该地区的总体发展需要,促进该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时,对于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应该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在学校中进行传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民族杂居区学校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已有研究概述
  • 1. 关于依据民族特点分民族办学的研究
  • 2. 关于“民汉合校”的探讨
  • 3. 对民族学校应如何体现民族特色的探讨
  • (二)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研究取向
  • 二、对民族杂居区两所不同类型学校的考察比较
  • (一) 考察对象的选择
  • (二) 考察的过程与对比分析
  • 1. 学制比较
  • 2. 教师民族构成比较
  • 3. 学生民族构成比较
  • 4. 教学内容比较
  • 5. 教学语言比较
  • 6. 校园文化比较
  • (三) 对所考察学校办学模式的评价
  • 三、对民族杂居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
  • (一) 民族杂居区学校教育应充分注重地域性特征
  • 1. 应避免过分强调各民族的单一民族性
  • 2. 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办学模式上要互相借鉴
  • 3. 学校课程的设置要注重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
  • 4. 结合地域特征进行多渠道教育
  • (二) 民族杂居区学校教育要实现对多元民族文化的整合
  • (三) 民族文化应通过学校教育进行传承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从江县第三民族中学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 附录二: 从江县大洞中学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 附录三: 从江县民族三中“五、四”文艺晚会节目单
  • 附录四: 从江县大洞中学第“二十二”个教师节文艺晚会节目单
  • 附录五: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六: 家长访谈提纲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e130ad5799965d66c047ff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