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19世纪中期北京话口语课本《语言自迩集》与现代口语课本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语言自迩集》是十九世纪中叶由英国人威妥玛编写的汉语教学史上第一部教学北京话口语的汉语课本。由于我国长期没能给予西方汉学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应有的重视,因此时有造成一些认识上的偏颇,自然也没能给《语言自迩集》以准确的定位和科学的评价。本文以《语言自迩集》和现代汉语口语课本进行比较研究,力求从语音、语法、部首等三个方面去揭示十九世纪中叶的北京话口语与现代汉语口语的关系:一、语音:《语言自迩集》所记录的当时的“官话”基本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声母27个,减去tz、tz‘、ss、ng、y、w这六个声母,就是今日的普通话声母系统;韵母40个,同普通话39个韵母比较,多io、üo、iai三个韵母,少ueng一个韵母,四呼韵母的归类基本相同;所记声调、语流音变和音节的拼合规律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二、语法:《语言自迩集》的词类语法基本奠定了现代汉语词类语法的理论雏形,开创了用西方描写语言学来说明汉语口语语法的历史,很多清末北京话口语词汇被现代汉语很好地传承下来。三、部首:《语言自迩集》关于“部首”问题的讨论的出发点是告诉人们如何利用部首法查找字典中的汉字,这一点与今天的辞书、字典相同,只是《语言自迩集》完全依据《康熙字典》,有着它历史的局限性。本课题采取比较、描写以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北京话史、普通话史、汉语口语史以及汉语口语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另外,通过整理研究,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梳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史有一定的帮助。我想,随着国人对威妥玛及《语言自迩集》研究的深入,今后的史稿中应该会也必然会给威妥玛及其《语言自迩集》以科学的评价和应有的学术地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口语与书面语的分界与划定
  • 第二节 关于19世纪中期北京话口语课本——《语言自迩集》
  • 第三节 现代几种较权威的汉语口语课本简介
  • 第四节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述评
  • 第五节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其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
  • 第二章 19世纪中期北京话口语语音材料与普通话语音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声韵调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声韵配合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变调比较研究
  • 第四节 轻声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儿化比较研究
  • 第三章 19世纪中期北京话部首材料与现代汉语部首材料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汉字部首的定义
  • 第二节 《语言自迩集》关于"部首"的说法
  • 第三节 现代汉语关于部首的讨论
  • 第四章 19世纪中期北京话口语词类材料与现代北京话口语词类材料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虚词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实词的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口语词比较研究
  • 第五章 总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e310aeea9cb1e6b8f18a65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