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干扰素诱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以来,其临床疗效已被公认。并且IFN-α治疗CML达到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患者较之IFN-α治疗无效者其生存期明显延长。临床观察表明小剂量阿糖胞苷(low dose cytosine arabinoside,LD-Ara-C)联合IFN-α治疗CML患者较单用干扰素疗效更佳,且具有较高的细胞遗传学缓解率。IFN-α治疗CML有效的机制之一是与其增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表型及功能有关。DC是体内唯一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而LD-Ara-C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有诱导分化的作用,那么,LD-Ara-C联合IFN-α治疗CML的有效性优于单用IFN-α是否与诱导CML细胞分化为更成熟DC,从而增强DC功能有关?目前尚无相关报道。为此,本实验拟采用LD-Ara-C联合IFN-α诱导CML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DC,探讨其治疗CML有效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初诊未治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BMMNC),将所得细胞分别加入不同剂量Ara-C(5ng/ml、10ng/l、25ng/ml、50ng/ml)并以不加Ara-C为对照组,同时加入GM-CSF、IL-4诱导培养7天;倒置显微镜及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CD1a,CD83,CD86,HLA—DR,CD54);MTT法测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结果CML-MNC在培养7d后,细胞聚集成簇,体积明显增大,胞桨丰富,具有树突状突起的细胞多且突起明显;瑞氏-吉姆萨染色光镜下可见细胞膜有明显的刺样突起,核偏在且不规则,部分含有偏心的双核,显示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DC特征性表面分子(CD1a,CD83,CD86,HLA-DR,CD54)的表达,实验组A和实验组B明显高于单用对照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实验组A高于实验组B(P<0.05),实验组C则大部分细胞死亡,实验组D全部细胞死亡。MLR能力由强到弱分别为:实验组B>实验组A>对照组>实验组C>实验组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IFN-α联合LD-Ara-C及细胞因子可以促使CML骨髓源性细胞诱导分化为具有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的DC,促使其特征性表面分子上调,具有较高的MLR能力,其诱导DC形成的能力明显高于单用IFN组。提示LD-Ara-C联合IFN-α治疗CML优于单用IFN-α的机理可能与增强内源性DC功能有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1 缩略词表
  • 综述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树突状细胞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e3ce6497bef34d520508bb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