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脑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在体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1H-MRS)在脑胶质瘤瘤体区、肿瘤周边1.0~2.0cm区域和对侧相对应的正常区域的代谢物变化特点及其对胶质瘤诊断、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帮助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鉴别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坏死和复发的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Siemens Symphony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30例胶质瘤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均行常规MR平扫、增强MR扫描同时行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其中11例病人手术治疗后放疗复查,行常规MR平扫、增强MR扫描并行磁共振波谱检查。应用自旋回波(SE)序列(TR/TE=500/14ms)和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R/TE=2000/99ms)获得T1或T2加权像,常规行轴面及矢状面扫描,层厚5~10mm。应用SE序列(TR/TE=500/14ms)获得MR增强扫描图像,常规行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2D1H-MRS使用PROBE/SI序列,在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T1WI增强MR图像上定位,点分辨波谱分析法(PRESS)序列,TR/TE =1500/270ms,多体素相位矩阵,对肿瘤实体区(简称瘤体区)、肿瘤周边1.0~2.0cm区域(简称周边区)和对侧相对应的正常区域(简称内参照区)进行扫描。扫描时尽量避免肿瘤的囊性部分或正常脑组织和周围脂肪组织混入感兴趣区(ROI)。匀场、水抑制及信号采集均为自动完成,然后进行相位校正、基线校正。完成检查后用随机软件包FuncTool进行分析,检测瘤体区、周边区和内参照区的代谢物浓度,主要观察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和脂质(Lip) 峰值的改变,以积分面积表示并进行比较,得到各化合物比值NAA/Cr、Cho/Cr、NAA/Cho、NAA/(Cho + Cr)、Lac/Cr、Lip/Cr、Lac/NAA及Lip/NAA。测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方差分析。肿瘤直径均超过1.5cm,并按WHO 2000年分类标准分为3组:良性组(I、II级),过渡组(III级)和恶性组(IV级)。

论文目录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前言
  • 四、材料与方法
  • 五、结果
  • 六、讨论
  • 七、结论
  • 八、致谢
  • 九、参考文献
  • 十、附图及说明
  • 十一、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e83d979fd793ba942cd9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