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介入打破了我国新闻传媒“政府喉舌”的一元角色扮演,新闻传媒作为信息商品生产者的角色权重明显增加。同时,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传媒履行自身“社会公器”角色的呼声日渐高涨。处在行政力量和资本力量双重控制和影响下的中国传媒陷入了多种社会角色的角力与困惑中,过分偏重“利润主体”的角色,而忽视其他两种角色的扮演,成为市场化进程中绝大部分媒体的“默契选择”。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典型案例,论述了我国新闻传媒角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指出了角色失衡带来的诸多弊病,并在深入探讨原因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路径。文章首先阐释了我国新闻传媒“喉舌”、“公器”、“利润主体”三重角色的内涵和演进过程,继而通过对“艳照门事件”、“杨丽娟事件”和“男童割耳事件”等新闻报道的个案分析,凸显出新闻传媒“低级趣味”、“虚假新闻”、“感官刺激”等多种失范行为,佐证新闻传媒角色出现偏离的现实。随后文章对新闻传媒角色偏离的原因做出立体解读,包括:市场逻辑的张力、官方意志的默许、新闻传媒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滑坡和对“受众需求”的浅层解读。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了纠正偏离问题的若干对策,即坚持两个效益并重、实行采编经营两分开;拓展业务范围、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加强职业自律和行业他律,以及强化公众监督作用。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f7611ad4209c90080c82ff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