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关于农村高中负债的调查报告 ——以山东临沂市某县为例

论文摘要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高中阶段教育愈来愈成为整个教育环节发展的瓶颈因素。学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在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或没有投入的情况下,以自筹资金方式改建和新建基础设施,只好自我举债发展。本文的写作研究主要是交叉使用了实地调查的方法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本报告以临沂市高中为范本,把调查的重点放在市中某县内的所有高中学校。笔者除了对政府主管领导、学校校长进行深入的访谈外,还随机地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了询问和调查。通过呈现高中教育的原生态面貌,解读高中教育的发展是本文的重心所在。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是对各高中学校负债状况的现状调查。主要采取访谈形式,主要包括各学校的基本情况、所负债务的状况(涉及所负债务的金额、债务的构成、债务的用途)。通过调查分析可见各高中学校的负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良好发展。第二章是对各高中学校负债的原因分析。现实层面的原因是,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高中规模不断扩大致使学校建设超前,未顾及承受能力。制度层面的原因是对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不准确,使得高中教育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机制。第三章是化解高中学校负债对策和建议。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厉行节约,建立合理有度、有效的偿债机制。政府应明确责任,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立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有关高中教育的法律制度,把高中教育扩展为义务教育,才有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教育投资不足问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农村高中负债现状调查
  • 1.1 数据分析
  • 1.1.1 农村初中负债状况调查
  • 1.1.2 农村高中负债数据调查
  • 1.2 现状分析
  • 1.2.1 农村初中负债现状
  • 1.2.2 农村高中负债现状
  • 第二章 原因分析
  • 2.1 现实层面
  • 2.1.1 教育资金多向义务教育学校倾斜
  • 2.1.2 政府对农村高中投入不足
  • 2.1.3 农村高中基础建设超越顾及承受能力
  • 2.2 制度层面
  • 2.2.1 对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不准确
  • 2.2.2 缺乏严格的经费保障机制和问责机制
  • 2.2.3 相关立法亟待完善
  • 第三章 对策和建议
  • 3.1 化解农村高中现有负债的应对措施
  • 3.1.1 学校层面的应对措施
  • 3.1.2 政府层面的应对措施
  • 3.2 法律制度的完善
  • 3.2.1 准确定位高中教育的性质
  • 3.2.2 扩展义务教育年限
  • 3.2.3 完善对高中教育的资金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fa563c3eeb4499444db5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