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年新气象恭贺致四方(论文文献综述)随睿[1](2020)在《造就“新农民”——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农民》报对农民形象的建构(1925-1932)》文中研究表明《农民》报是...
论文摘要抗战时期,中国的言论局面受到国民党中央当局、地方当局、日本以及租界(殖民)当局等多种势力的控制,总体趋于严格,这直接制约着抗战言论的传播;与此同时,国民经济条件差、文化...
论文摘要1926年至1949年这二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年代,新记《大公报》见证并记录了这段历史。创刊于1902年的《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隆的一...
论文摘要在中国的报坛上,《大公报》具有崇高的声望,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新闻史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参与者,非常具有研究价值。1925—1932年,是《大公报》由王郅隆时期向新记公司...
论文摘要《大公报》作为全球中文报纸的代表,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获得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授予的新闻奖章。身为《大公报》总经理兼副总编的胡政之是这份报纸发展历史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论文摘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传奇人物,是自我主体意识强烈的作家。他的编辑经历虽然相对于高产的创作来说显得很微小,但是编辑活动对他的创作影响甚大。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
论文摘要近代以来,西北地区受到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广大有识之士纷纷建言,强烈呼吁开发大西北,并提出了许多开发主张和意见,这些主张和意见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推动着政府颁布并实...
论文摘要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由于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同的新闻媒体因为各自所从属的利益集团不同,都分别在各自的报道中向公众传达着有利于己方意愿的信...
论文摘要本文以“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为研究对象,在“媒体与社会”互动的视角下,结合历史学、新闻传播学和宪法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
论文摘要王芸生是新记《大公报》的第二任总编辑,他秉承《大公报》文人论证传统,深怀文章报国之志,一生笔耕不辍,书写爱国之情。王芸生新闻职业生涯经历了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
论文摘要《大公报》是民初北方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它对当时京津地方的社会面貌有着形象地反映,其中也记录了西方社会风俗的传播概况。审视这些关于西俗传播的舆论,既可以发现民初西俗东...
论文摘要目前,学界对于沈从文的研究很多,尤其是对于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研究,著述及论文可谓比比皆是,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硕。然而,沈从文不但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大家,...
论文摘要王芸生先生是卓越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王芸生从事新闻工作长达55年,先后担任过《民力报》、《亦是》、《短棒》、《和平日报》、《华北新闻》、《商报...
论文摘要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在解放之前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迟缓。上海《申报》和天津《大公报》分别处于民国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两大中心区域,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两报...
论文摘要在中国报刊史上,《大公报》是一张有特殊意义的报纸,新记公司时期又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一份《大公报》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社评是表现一张报纸政治立场的灵魂,本文...
论文摘要抗战时期,《大公报》向国际国内受众展开了抗战宣传:一是通过反复宣传抗战的正义性、可赢性、日本的邪恶,以激起中国民众对胜利的信心、对敌人的仇恨,从而使其自觉投入抗战;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