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20世纪是一个革命的年代,革命与反抗是20世纪文学的重要主题。不同的人物以不同的理解和方式诠释着“革命”的含义。1926年5月到1928年的5月,大革命从轰轰烈烈到惨然...
论文摘要李铁夫先生作为一位在诗歌、书法、油画、水彩、中国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杰出才华的革命家式的人物,是中国近代美术史和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传奇。然而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和他自身的个...
论文摘要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激进的代表人物。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
论文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革命力量或者说影响深入到了陕北乡村,被当地人称为“洋财主”的马氏地主集团惊恐万分,联合国民党军队将兴起的土地革命血腥镇压了下去。1940年,中共革...
论文摘要为何要在革命语境下对婚姻自由的法律表达进行阐释?这不仅是因为革命与革命语境下的法律表达有着深刻的逻辑互动,并且通过比较性的分析能够揭示出法律表达机制在革命的宏观语境和微...
论文摘要本文以革命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它的生成和叙事模式的探讨,以及继承和变异的分析,对革命历史小说进行整体的审视与评价。首先是革命历史小说的生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论文摘要总体上,本文是两条主线,一是作为社会思潮的革命观念的演变,二是革命化报刊理念的演变,而这两者是有联系的,即革命观念影响报刊理念,而报刊理念中渗透了革命话语。全文正文共三...
论文摘要从1927年至1937年,四川军阀与国、共两党的关系是一种合作与对抗的关系。四川军阀巨头林立,混战连年,难以形成统一局面。他们根据自身利益在1927年左右改弦易帜,并根...
论文摘要“历史”是李锐三十多年写作最重要的主题,从《厚土》到《旧址》,从《无风之树》到《银城故事》,与李锐的“历史”思考相携的还有革命、民间、知识分子三个问题,这四个词语构成了...
论文摘要时代与思想是冲击与回应的关系,因此理解思想不能单纯考察它们的概念逻辑,而必须回归思想史,即回归思想者、思想者之时代与思想者之思想分别作为个别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
论文摘要晚清以降的时局嬗变,初看起来,似乎与过往历代王朝的皇权更替并无二致,毕竟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的内部政治危机虽然已经显现,但仍未到积重难返的程度,但是清政权最终以“革...
论文摘要论文从“革命”的文化视角整体考察“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结合中国革命史和当代文化发展史,通过对“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典型文本的解读,研讨其创作得失。同时,思考革命作为权...
论文摘要本论文题为《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新时期以来小说中性与革命的双重言说》,以新时期以来小说中性和革命的互动叙事为研究对象,以经典革命历史文本对性和革命的传统叙述为参照,着...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二三十年代左翼小说文本的分析,力求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下,探明茅盾、蒋光慈、丁玲、叶紫等作家的小说文本关于女性形象颓废性的表述。颓废是本论文的中心范畴...
论文摘要延安时期,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其间发生。与此同时,延安时期对于当时的妇女同胞,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期,成千上万的妇女满腔热血参...
论文摘要19世纪60年代俄国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因其掠夺性使农民阶级的处境进一步恶化,农民运动此起彼伏。到19世纪末,革命形势在农村已经形成。1902年,在哈尔科夫省和波...
论文摘要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家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联结个人与国家的社会基本单位,又是实行政治治理和伦理教化的主要场所。“家国一体”以及“家齐而后国治”的儒家政治理想,表明...
论文摘要南社地域色彩很浓,地域文化对南社文学具有重大影响,但迄今为止的南社研究对此重视不够。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运用文化地理学与社会历史学、文艺心理学等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讨苏...
论文摘要一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中,仅“个性”一词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出现200多次,而“自由个性”一词也出现了至少6次,而且这六次的出处都是来自于马克思的经...
论文摘要本文以丁玲30年代和讲话后两次转向为切入点,探寻丁玲主体与革命和体制建构之间融合与冲突的对话性关联,彰显压迫\反抗、强制\屈服的分析模式所掩盖着的问题,更深层地关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