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论文

  • 清末民初语文教育研究

    清末民初语文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期间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常挖常新的论题,本文并非面面俱到的语文教育史书写,亦非语文教育之构成的专门研究,而是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挑取具有突出意义和能表现此时...
  • 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

    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

    论文摘要鄂伦春族传统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游猎文化的典型代表。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渔猎文化、桦皮文化是中华文化多样性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
  • 清末民初子女权利的变化趋势 ——以清末民初司法实践和立法为中心

    清末民初子女权利的变化趋势 ——以清末民初司法实践和立法为中心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清民律草案》、民国初期大理院的司法判例和解释例以及《民国民律草案》,在司法实践层面和法律层面对清末民初家庭关系中子女的地位和权利的发展趋势作了系统的阐述...
  • 清末民初的国家堤防事业 ——以沁河堤防为例

    清末民初的国家堤防事业 ——以沁河堤防为例

    论文摘要本文依据水利史志、地方志以及其他官私文献,探讨分析黄河支流——沁河堤防自明代到民国初年的修筑情况。通过统计可以发现,清末民初,沁河堤防逐步由民堤转变为官堤,这在经费来源...
  •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礼拜六》前百期小说研究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礼拜六》前百期小说研究

    论文摘要《礼拜六》周刊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通俗文学刊物。它创刊于清末民初的上海,在20世纪曾经两度引起文学市场的轰动,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作为鸳鸯蝴蝶派的文学阵地...
  • 清末民初教育转型弊端之研究

    清末民初教育转型弊端之研究

    论文摘要清末民初不但是中国社会转折时期,而且也是新旧势力交替时期。此时,中国教育正经历新旧教育转型,但传统教育僵而未死,新式教育成而未长,从而导致教育转型偏离正式轨道,出现诸多...
  • 20世纪前30年巴林左右二旗土地开垦

    20世纪前30年巴林左右二旗土地开垦

    论文摘要清末民初的蒙旗土地开垦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以20世纪前30年的巴林左右二旗开垦为研究对象,利用一些原始档案史料,并参考其他相关...
  • 清末民初广东法律教育浅探(1905~1924)

    清末民初广东法律教育浅探(1905~1924)

    论文摘要本文以清末民初广东法律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及发展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分析清末民初广东法律教育的特点、历史作用和局限。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清末广东法律教育的...
  • 清末民初广东禁烟初探(1906-1917)

    清末民初广东禁烟初探(1906-1917)

    论文摘要清朝末年,广东是受烟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突出地表现在其鸦片输入和消费数量巨大以及鸦片走私猖獗等方面。为响应清朝中央政府的禁烟号召,也迫于本地烟毒弥漫的巨大危害,广...
  • 从甘肃官立法政学堂到国立兰州大学(1909-1949)

    从甘肃官立法政学堂到国立兰州大学(1909-1949)

    论文摘要兰州大学作为西北地区教育部重点高校之一,始创于1909年的甘肃官立法政学堂,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早期从甘肃官立法政学堂到国立兰州大学(1909—1949)40年的发...
  • 清末民初教会合一运动研究(1900-1927)

    清末民初教会合一运动研究(1900-1927)

    论文摘要清末民初的教会合一运动,在基督教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中国基督徒力量的发展与壮大,受民族思潮和大革命思想的影响,崛起的中国基督徒领袖,开始探索中国教会...
  • 清末民初和当代“公共知识分子”与传媒关系比较研究

    清末民初和当代“公共知识分子”与传媒关系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公共知识分子是近一、二十年国际知识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在中国知识界,似乎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主题。学界围绕着“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电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和媒...
  • 清末民初贫民习艺所研究

    清末民初贫民习艺所研究

    论文摘要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的转型时期,这一期间,社会剧烈变动,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灾荒连年,弱势群体大量存在,赤贫者弥漫于城乡,社会运行存在着大量的风险性因素,民族矛...
  • 清末民初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法规建设研究

    清末民初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法规建设研究

    论文摘要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由内容到结构上的变化,从而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清末民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兴办学堂、开办学校成为一种风...
  • 清末民初东北城市发展研究

    清末民初东北城市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城市作为一个综合实体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筑、生态等诸多方面。这一特性决定了城市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统计学等社会科学...
  • 开古今书法未有之奇境 ——从沈曾植看清末民初书法的丕变

    开古今书法未有之奇境 ——从沈曾植看清末民初书法的丕变

    论文摘要本文在纵向上以清代碑帖论争为线索,在横向上以清末民初书法环境的变化为背景,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学术状况以及沈曾植的思想观念因素,来考察沈曾植的书法,从中揭示清末民初...
  • 挣脱传统的桎梏 ——清末民初贵州新女性的塑造

    挣脱传统的桎梏 ——清末民初贵州新女性的塑造

    论文摘要清末民初,随着全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及妇女自身近代转型的迫切需要,地处偏远的贵州开始了“新女性”的塑造,在不缠足、女学、女性职业、妇女生活乃至妇女参政方面都出现了一...
  • 略论清末民初的民族轮船航运业

    略论清末民初的民族轮船航运业

    论文摘要清末民初是我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时期。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轮船的到来、民族经济的发展、清政府水运政策的改变及辛亥革命、一战的爆发等原因,我国轮船航运业开始逐渐兴起,在国民...
  • 翻译相异性 ——1910-1920年《小说月报》对“异域”的表述

    翻译相异性 ——1910-1920年《小说月报》对“异域”的表述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1910-1920年《小说月报》中与“异域”相关的文本的梳理与分析,试图回答文化“他者”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被表述的这一核心问题,从而引导人们关注中国新文...
  • 金陵刻经处研究(1866-1966)

    金陵刻经处研究(1866-1966)

    论文摘要金陵刻經處是我國近現代第一家由佛教學者創設的集编校、刻印、流通佛典爲一體,並兼事講學的佛教文化機構。刻經處自楊文會居士創立後,從日本訪回自唐五代以後中國散佚的佛教重要典...